首页 > 钓点 博客日记
野钓怎样选择溶氧高的钓点?(强烈推荐)
24-02-02钓点围观184次
简介 影响垂钓效果的决定因素不在于人这个主观因素,而在于鱼及水体情况这个客观因素,关键在于鱼的多少与鱼的索饵欲望是否强烈。 当水体溶氧不足,溶氧量在2毫克/升一5毫克/
影响垂钓效果的决定因素不在于人这个主观因素,而在于鱼及水体情况这个客观因素,关键在于鱼的多少与鱼的索饵欲望是否强烈。
当水体溶氧不足,溶氧量在2毫克/升一5毫克/升之间时,鱼便感不适,这时,即使把最具诱惑力的饵料放在鱼的栖息地,鱼也很少吃食。
正因为水体的溶氧状况是影响垂钓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,有经验的钓手无不把钓点选在水中的富氧区或富氧层。
但有的因素又相互制约,以鲤科鱼类为例,当温度低于6℃时,便停止摄食,进人冬眠状态,即便溶氧充足,但钓效不好。
二、气压。压强增大,氧气的溶解度增大。闷热天气鱼易浮头,垂钓效果不好就是因为温度高、气压低,水体溶氧低的缘故。
三、风。风吹起波浪不光可以扩大水与空气接触面积,提高溶氧量,还可以加速上下层水的对流,加快氧气的溶解。
鱼池中的增氧机也起这个作用。有风的时候,上层水溶氧量高顺风流,下层水溶氧量低逆风流,故垂钓时选择
五、水面。水量一定,水面越宽,水体溶氧越充分。水面一定,水至深则无鱼,不光是由于深处压强过大,鱼感不适,还有一个原因,深处溶氧量不足。
光照。光照使藻类及水生植物产生光合作用,放出氧气溶解在水中,提高水体的溶氧量。这在用“水”与“转水”中表现尤为明显。
“转水”是随气候变化而改变水质的水体,常出现在春末和夏秋浓雾、气压低的天气,主要是水质过浓、水的中下层缺氧,裸甲藻、隐藻等浮游生物上浮至水面吸氧所致。
这时,如果雾消天晴,经阳光照射,光合作用增强,水体转为肥水,否则会出现泛塘死鱼现象。江南7月,在无风无雨的连阴天,池塘中难钓鱼,也是这个道理。
有机物。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多,其分解会耗费大量的氧气。如果水中缺氧,有机物分解不充分,会产生有机酸,使PH值降低。
在水质过肥又倾倒大量生活垃圾的池塘钓效不好,其原因之一就是水中溶氧低,这时如果下大雨,活水冲动了肥水,情况就会有所不同。
鱼的密度。水体中的鱼密度过大,又无增氧条件,由于鱼的呼吸作用耗费大量氧气,使水体缺氧。在高温时节,水体中的鱼易浮头,这时,尽管鱼多,却钓不到鱼。
这款竿子重心靠后,比较轻,拿在手上手感很好,长时间频繁抛竿也不觉得累,适合长竿高频率作钓。
这款浮漂做工和漆面都很不错,跟上百元的浮漂差不多,用六米三的竿子也看的清清楚楚。而且反应非常灵敏,尽管冬季鱼的吃口很轻,调1目钓1.5-2目,吃口也非常清晰。
Tags: 钓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