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资讯 博客日记

大马哈鱼群体聚集洄游期的鱼子酱

24-01-23资讯围观164

简介   在我国东北地区,鲑鱼是最著名的洄游产卵鱼类。 这里历史资源丰富,曾是黑龙江渔民的重要目标。 靠近西北太平洋沿岸,我国鲑鱼自然形成了四个地理种群,即黑龙江、乌苏里江、绥芬河和图们江种群。

  在我国东北地区,鲑鱼是最著名的洄游产卵鱼类。 这里历史资源丰富,曾是黑龙江渔民的重要目标。 靠近西北太平洋沿岸,我国鲑鱼自然形成了四个地理种群,即黑龙江、乌苏里江、绥芬河和图们江种群。 按人口规模排序,乌苏里江人口最丰富。 其次是黑龙江群和乌图门江群,数量最少的是绥芬河群,每年迁徙的个体只有1000余只。

  三文鱼在我国备受推崇,名贵鱼类的地位家喻户晓,堪称“海洋黄金”。 洄游期间,鲑鱼体肥壮,常见体重4~6公斤大马哈鱼,平均体长60厘米左右。 肉质细嫩,鲜红,看上去像牛肉,但比牛肉嫩得多。 与其他三文鱼类似,三文鱼的肉中储存着丰富的脂肪,口感肥美。 可鲜食、腌制或熏制,味道相当出众。 与鱼肉相比,三文鱼卵的价值更高,颜色红,营养价值高。 它们是真正的“水中之金”,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。

  我国的鲑鱼有一个明显的特点,就是周期性回归。 每年9月初,成群的性腺丰满的鲑鱼聚集洄游,从黑龙江下游河口一路逆流而上。 到达我国的时间是九月到十月。 9月下旬,鱼群数量达到高峰,河里鱼群成群。 在冻结前完成产卵活动。 由于每年的秋季是鲑鱼的迁徙季节,所以鲑鱼又被称为“秋季鲑鱼”。

  为什么说是周期性回报呢? 因为受精卵当年在鱼窝里孵化,来年春天发育成幼鱼。 河水开通后,它们集体返回大海。 同一群鱼需要3至6年才能成熟。 因此,河流和海洋之间的迁移是周期性的。 法律。 我国渔业工作者在评估三文鱼放流效果时,往往以6年作为一个完整的监测周期。 美国、日本、俄罗斯等国家的捕捞计划也因年份而异。 当年养殖规模越大,相应批次鲑鱼洄游时的捕捞配额就越大。 由此可见,鲑鱼的繁殖状况直接影响鱼源国的捕捞和利用。

  三文鱼的另一个特点是资源流动性高,产量波动大。 作为洄游性鱼类,鲑鱼的洄游范围比一般鱼类要广得多。 成年人口可以在太平洋东海岸和西海岸之间来回迁徙。 向东可到达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育空河,向西可深入中国东北地区。 以及俄罗斯的阿穆尔河流域,并沿河向上游迁移数千公里。 这导致各国捕捞产量不稳定,资源变化较大。 鱼源国捕捞有一种“分蛋糕”的感觉。

大马哈鱼群体聚集洄游期的鱼子酱

  上图为鲑鱼的分布范围。 蓝色是海洋栖息范围,绿色是当前产卵范围,橙红色是历史产卵范围。 由此,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鲑鱼非凡的洄游能力。

 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(见下表),1980年至2021年,全球鲑鱼产量在16.6万吨至39.5万吨之间波动,最高产量是最低产量的两倍多。 其中,1994年至2015年是鲑鱼发展的稳定期。 全球捕捞量在30万吨左右,高产年突破35万吨。

  从鱼源国来看,三文鱼渔业的最大受益者是日本,其次是俄罗斯和美国。 中国在开发利用方面不具备优势。 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,当年全球三文鱼总产量为31.3万吨,占太平洋三文鱼总产量的34%。 每条鱼的重量按照平均大小3.4公斤来计算,相当于当年捕获的9100万条鱼,其中约50%是日本渔船捕获的,美国和俄罗斯各占约25条%。 中国的渔获量微乎其微,不到俄罗斯的一小部分,而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
  同为鱼类来源国,为何中国三文鱼产量如此惨淡? 与“产量危机”直接相关的因素有两个。 一是我国在地理上处于“劣势”,二是从国内因素来看,野生鲑鱼种群出现了资源衰退。

  我们先看一下地理位置。 有两个主要的鲑鱼渔场。 第一个是西北太平洋海域,包括鄂霍次克海、日本海等公海。 渔场靠近俄罗斯和日本的远东地区。 俄罗斯和日本有着先天的地理优势。 优点是可以直接调动渔船进行捕捞。 俄罗斯远东海域,鲑鱼聚集规模最大。 在机械化渔船的作业下,大部分渔获量都会被一次捕获。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,我国并不直接毗邻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,不具备开发权优势,也没有获得公海捕捞许可。

大马哈鱼群体聚集洄游期的鱼子酱

  另外一个渔场是内陆河流域,我国也没有优势。 三文鱼的洄游方向是先经过俄罗斯,然后到达我国。 迁徙通道为黑龙江—阿穆尔河。 两条河流的主要支流相连。 我国境内叫黑龙江,俄罗斯境内叫阿穆尔河。 阿穆尔河下游是鲑鱼的洄游地。 第一个频道。 在阿穆尔河作业的俄罗斯渔船也能轻松获得可观的渔获量。 但由于众多渔船的拦截,成功迁徙到我国的只是杯水车薪。

  中国渔业专家在调查三文鱼资源情况时明确指出,国内三文鱼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下游的过度捕捞。 这种观点并非没有根据。 一个典型的“证据”是:2011年,日本核泄漏事故导致大片海域受到污染。 俄罗斯出于质量考虑,降低了对鲑鱼的捕捞压力。 于是,当年鲑鱼就迁徙到了黑龙江。 三文鱼产量大幅增加。 2012年,俄罗斯宣布恢复正常运营。 当年秋季,中俄边境海域鲑鱼年捕捞量大幅减少。

  当然,我国的三文鱼危机并不完全是外部因素造成的。 国内问题也不容忽视。 据记载,我国鲑鱼渔业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,至少有70年的发展历史。 20世纪50年代,我国平均每年可捕捞鲑鱼18.1万尾,资源储备相当丰富。 1949年至2000年间,鲑鱼平均年产量高达20.5万条。 产量最高的年份是1961年和1966年,年平均捕获量高达557,000条鲑鱼。 三文鱼已成为黑龙江渔民的重要收入来源。

  中国学者注意到,20世纪70年代鲑鱼产量开始下降。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下降趋势更加明显,实际捕捞量远低于预测值。 国内专家推测,鲑鱼产卵场面积约为420万平方米(1990年代),实际产量应在200万至250万条鲑鱼之间。 然而,多年来实际捕获的鲑鱼只有18,000至137,000条。 远低于预期值,表明人口资源处于下降状态。

  在数量减少的同时,鲑鱼的洄游范围也在大幅缩小。 历史上,黑龙江流域多条河流都出现过产卵鲑鱼,有的河流可容纳数百万条鱼产卵。 但由于水污染、非法采砂等人类活动的影响,产卵场环境遭到破坏,洄游范围缩小至抚远市周边海域和东宁绥芬河流域。 历史上曾有鲑鱼泛滥季节的松花江流域,现在几乎没有鲑鱼的踪影。

大马哈鱼群体聚集洄游期的鱼子酱

  此外,鲑鱼的体重和产卵也有微妙的变化。 20世纪60年代的捕捞量中,鲑鱼的平均重量可达3.5~5公斤。 2016年抽样调查的平均重量仅为2.5公斤左右,最大的还不到5公斤。 相应地,洄游群体中鲑鱼受孕的卵数略有减少,卵直径明显减小,成熟系数也有所下降。 产蛋数从4000枚下降到3000枚左右,为2016年调查的最低值,仅存1300粒左右,表明养殖种群规模日趋缩小,种群资源日渐枯竭。

  有文献指出,我国目前的鲑鱼资源已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1/10,资源形势尤为严峻。 为了保护三文鱼,我国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和增殖放流行动,最大限度地恢复三文鱼种群。 黑龙江、乌苏里江、绥芬河等河流是鲑鱼保护的重点水域。 我国在珲春、富源、东宁等产地建立了多个放流站,用人工培育鱼苗补充自然繁殖的不足。 增加了我国三文鱼资源储量和回报率。

  以绥芬河为例,根据多年跟踪监测,绥芬河鲑鱼放流再捕获率约为0.3%,这意味着每放流1万尾幼鱼,约有30尾会返回绥芬河作为成年人并被抓住。 为了提高放鱼效果,科研人员还对鱼苗入海洄游进行了监测,明确分析了时间特征和环境特征,为提高幼鱼成活率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
  还有一项必须提及的保护措施:栖息地改善和重建。 三文鱼的繁殖环境非常挑剔。 要求水质清澈,环境安静,水温5~7℃,河床底部有大量碎石、卵石,以利于雄鱼筑巢(鱼巢约直径1m,深20米)。 ~30cm圆坑),产卵地点多为冬季不结冰的河湾(有利于鱼卵孵化)。

  自然繁殖是恢复鲑鱼种群的根本措施。 我国河流、湖泊环境具有重建产卵场的潜力。 产卵场和示范区建设成为当前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。 这无疑有助于恢复产卵场的基本功能,形成稳定的产卵种群。 有网友问:我国遣返黑龙江上游是在“做嫁妆”吗?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,因为我国放生的鱼苗有相当一部分会被下游国家,甚至日本和美国捕获。

 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加大驱逐力度客观上也是我国的责任。 根据《联合国海洋公约》规定,鱼源国对鲑鱼等溯河产卵鱼类拥有优先利益,也有责任保护它们。 保护鲑鱼资源也有利于我国加入西北太平洋鲑鱼组织,将捕捞范围从内陆河流域扩大到日本海、鄂霍次克海等公海。 届时,我国将为三文鱼资源的回收创造更多机会。 有利的条件形成了鱼类保护-养殖-利用的良性循环。

Tags:

本站推荐